日本~古味妻籠宿

2010082218:27


 

 

99.05.12

 

走進妻籠宿就有彷彿進入江戶時代的場景。妻籠是過去江戶(東京一帶)和京都間的來往途徑之中山道(又稱木曾路)上「木曾十一宿」中的第十宿,規模雖小,歇泊率卻最高,叱吒宿場近三百年。

隨著時代變遷,新建的鐵路和道路取代了驛站功能,妻籠的年輕人大量流入都市。由於不在鐵路及幹線道路之上,昔日風華不再復返,妻籠遂落魄成舊街道上的一個小村落。居民們無法翻新老舊的房子,只留下可依稀窺見昔日驛站的陳舊街景。

在專家學者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,妻籠宿最後得到政府補助,變成日本傳統聚落保存的先驅,也掀起日本各地保留傳統聚落風潮。

 

 

 



 





 




 






 


 

妻籠宿觀光協會:http://www.tumago.jp/

 

 

位在日本長野縣中部的妻籠宿,曾是德川時代宿驛制度中,歇泊率最高的宿場,如今則是日本傳統聚落保存典範。

 有人來這裡尋訪歷史景點,有的來學習它保存傳統聚落的秘訣,或回味往昔的宿驛風情。

 不管旅人希望得到什麼,到了樸實的妻籠宿,不妨褪下手錶、關上手機,靜下心來與舊日的美好時光邂逅。



木曾路上的重要驛站

 為什麼叫做「妻籠」?聽起來好像帶點異色,說穿了跟妻子一點都沒有關係,其實只因「妻」的日文發音「tsuma」,與「端」同音,意味邊緣之地。而妻籠,就是這麼一個位於日本長野縣西南端、周圍被高一千公尺以上山脈所環繞、形如中藥杵臼底部地形的小村落。至於「宿」,是驛站之意。古代交通不便,在道路沿線設置驛站以供人馬休憩停泊。

 過去江戶(碧在的東京一帶)和京都間的來往途徑,有中山道和東海道兩條路線,其中,中山道又稱木曾路,妻籠宿即為有名的「木曾十一宿」中的第十宿,規模雖小,歇泊率卻最高,叱吒宿場近三百年。

 隨著時代變遷,新建的鐵路和道路取代了驛站功能,妻籠的年輕人大量流入都市,少了他們,當地連曬嬰兒尿布景象都不復見,一時沉寂下來。

 很難想像衰敗後的妻籠,竟然能奇蹟式地重生!在專家學者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,妻籠宿最後得到政府補助,變成日本傳統聚落保存的先驅,也掀起日本各地保留傳統聚落風潮。



日常生活中的歷史感

 看門道的遊客,可以到掛著「愛妻籠之會」招牌這棟建築物拜訪,這是由當地全體居民組成的團體,主要為凝聚保存妻籠聚落力量而設,所有妻籠保存的種種歷程和祕訣,都可在此得到解答。看風景的遊客,就順著妻籠大街小巷走,電線桿地下化後的街道,視野遼闊乾淨無比,一棟棟復原後的屋宇,猶仍樸拙而不破舊,每一棟房子,都有它說不完的故事。

 上嵯峨屋是當時的平民旅館,簡單到只有大通鋪,而且不供應棉被,所有下榻遊客就這樣和衣就寢,醒了就繼續趕路。妻籠宿本陣是知名作家島崎藤村的外婆家;豪華宅邸月劦本陣奧谷大量使用檜木,曾做為明治天皇蒞臨此地的休憩所,現今尚保留當時特別為天皇製作的榻榻米廁所。因為有故事、有傳承,走在妻籠宿特別讓人有「歷史不死,惟融於日常生活中」的深刻體驗。